首页>软件资讯>常见问题

常见问题

ZEMAX核心操作数如何驱动MTF优化​

发布时间:2025-09-01 08:59:00人气:140


在ZEMAX优化中,评估系统成像质量的关键指标包括MTF(调制传递函数)、RMS波前差(RMS Wavefront Error)和RMS点列图半径(RMS Spot Radius)。为了更精确地控制这些指标以达到提升MTF的目的,ZEMAX提供了8个专门的操作数。


操作数详解


RSCE - 基于质心的光斑半径 (高斯积分法)

用于计算相对于几何像质心的RMS光斑半径,结果以镜头单位为基准。该操作数采用高斯积分算法,在系统具备非渐晕圆形光瞳时能获得精确解。其Ring参数定义光线追迹环数,当Wave值设为零时执行多波长加权运算。


RSCH - 基于主光线的光斑半径 (高斯积分法)

专注于主光线参考的RMS光斑半径计算,同样以镜头单位输出。它延续高斯积分法的高效路径,对标准圆形无渐晕光瞳系统保持计算精度,是优化像面能量集中的常用手段。


RSRE - 基于质心的点列图半径 (矩形栅格法)

提供基于几何像面质心的RMS点列图半径,数值单位为镜头尺度。区别于前两者,它采用矩形栅格追迹模式并主动纳入渐晕影响,Samp参数设定为n时将在光瞳面投射n×n光线网格进行采样。


RSRH - 基于主光线的点列图半径 (矩形栅格法)

以主光线为基准输出RMS点列图半径,镜头单位呈现结果。其矩形栅格计算架构完整考虑渐晕效应,Samp参数控制着光线网格密度,适合复杂照明条件的系统评估。


RWCE - 基于质心的波前差 (高斯积分法)

作为提升MTF的核心操作数,计算主光线对应的RMS波前差并以波长为单位输出。采用的高斯积分法在标准光瞳下高效精准,其数值直接关联斯特列尔比和MTF曲线,常作为衍射极限优化的首要目标。


RWCH - 基于主光线的波前差 (高斯积分法)

作为提升MTF的核心操作数,计算主光线对应的RMS波前差并以波长为单位输出。采用的高斯积分法在标准光瞳下高效精准,其数值直接关联斯特列尔比和MTF曲线,常作为衍射极限优化的首要目标。


RWRE - 基于质心的波前差 (矩形栅格法)

实现质心参考的RMS波前差量化,波长单位表征结果。通过矩形栅格光线追迹,该操作数有效兼容渐晕系统,Samp参数调节的n×n光线网格确保复杂光瞳的可靠评估。


RWRH - 基于主光线的波前差 (矩形栅格法)

完成主光线相关的RMS波前差测定,波长单位输出结果。其矩形栅格算法全面捕捉渐晕影响,Samp参数配置光线采样规模,为存在遮拦的光学系统提供关键优化依据。


这些操作数的选择取决于光瞳特性与优化目标。非渐晕系统优先采用高斯积分系操作数(如RWCH),渐晕系统则需矩形栅格系(如RWRH)。主光线参考类(RSCH/RWCH)擅长视场点优化,质心参考类(RSCE/RWCE)侧重全局性能。其中RWCH因直接关联波前质量,成为MTF提升的黄金操作数。优化时需配合MTF分析模块验证结果,形成完整的设计闭环。


从光斑收敛到波前调控,RSCE至RWRH构成ZEMAX优化的精密标尺。掌握其算法差异与应用场景,尤其善用RWCH的波前控制力,将显著提升系统逼近衍射极限的能力——这正是突破MTF瓶颈的核心方法论。


上一条:2025 R2产品更新Ansys Zemax

下一条:Zemax的单透镜设计